菜
单
栏
在电子设备向微型化、高密度集成演进的浪潮中,SMT(表面贴装技术)与低功耗设计的融合成为关键突破点。双盟电子推出的 SMT 贴片低功耗 Pogo Pin,以 “贴片式安装 + 纳米级能效控制” 的创新架构,为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物联网终端提供了兼具自动化生产适配性与超低功耗的连接方案,重新定义了高密度场景下的能源传输标准。
一、核心技术:贴片工艺与低功耗的协同设计
0.4mm 超薄贴片结构,空间利用率提升 60%
采用 LCP(液晶聚合物)基座与铍铜弹针的一体化注塑工艺,整体高度控制在 0.4-1.2mm,较传统插装式 Pogo Pin 节省 70% 安装空间。配合 0.3mmPitch 的密脚设计,可在 1cm² 面积内实现 36 点连接,完美适配 PCB 板的高密度布线需求,某品牌智能手表主板采用该技术后,连接器区域面积缩减至 0.8cm²。
低温焊接兼容,接触电阻稳定在 18mΩ
创新银钯合金触点(镀层厚度 0.5μm)配合回流焊优化曲线(峰值温度 260℃±5℃),焊接后接触电阻波动<±3mΩ。在 5V/2A 工作条件下,功耗仅为传统连接器的 35%,某 TWS 耳机充电仓搭载后,待机电流从 3μA 降至 0.9μA,续航延长至 180 天。
动态弹力补偿机制,插拔寿命达 10 万次
通过有限元仿真优化弹簧行程(0.2-0.5mm),将弹力精准控制在 40-60g,在 - 40℃至 85℃温域内保持稳定接触压力。经过 10 万次插拔测试后,接触电阻增加值<5mΩ,远优于行业 5 万次的平均水平。
二、场景适配:自动化生产的全领域覆盖
消费电子的高速组装革命
支持全自动贴片生产线(贴装精度 ±0.03mm),某智能手机代工厂通过该连接器实现主板与副板的 “一秒贴装”,生产线节拍从 3 秒 / 台提升至 1.5 秒 / 台,单日产能提升 100%。同时,0.1mm 的对位公差宽容度,降低了贴装不良率至 0.02% 以下。
汽车电子的严苛环境适应
满足 AEC-Q200 车规认证,在振动频率 20-2000Hz、加速度 30g 的测试中保持连接稳定。某新能源汽车 BMS 系统采用该连接器后,电池单体监测点的信号传输延迟从 5ms 降至 1.2ms,确保充电安全预警的实时性。
物联网终端的微型化突破
适配 NB-IoT、LoRa 等低功耗协议模块,在智能烟感探测器中实现 “电池 + Pogo Pin” 的无线供电设计,安装效率提升 3 倍,且支持 IP54 防尘防水。
三、可靠性体系:从焊接到使用的全链路保障
全自动化质量管控
引入 AOI(自动光学检测)与 X-Ray 探伤,对焊点空洞率(≤3%)、涂层均匀性进行 100% 检测。每批次产品抽取 500PCS 进行温度循环测试(-55℃至 125℃,1000 次循环),接触电阻变化率<10%。
行业权威认证
通过 UL 94 V-0 阻燃认证、RoHS 2.0 环保认证,医疗级产品额外通过 ISO 13485 体系认证。针对汽车电子场景,已完成 ISO 16750-3 环境测试(包含盐雾、霉菌、气体腐蚀)。
成本优化设计
采用一体化冲压工艺替代传统车削,材料利用率从 60% 提升至 92%,量产成本降低 25%。同时,兼容现有 SMT 生产线,无需额外设备投入,改造成本趋近于零。
四、技术演进:向智能连接升级
集成温度传感功能
下一代产品将在基座内置 NTC 热敏电阻,可实时监测触点温度(精度 ±1℃),通过 I2C 接口反馈至主控制器,实现过温保护响应时间<10ms。
自适应功率调节
结合 GaN(氮化镓)开关元件,可根据负载需求自动调节传输功率(5W-65W),在快充场景下能效提升至 98.5%。
AI 预测性维护
通过采集插拔次数、接触电阻变化等数据,构建机器学习模型,提前 1000 次插拔预警潜在故障,将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40%。
了解更多关于弹簧针和连接器的选择。
+86 180-2540-8750(许小姐)
htweibo@pomagtor.net (魏先生)
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社区祝龙田路51号泰科汉泽工业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