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
单
栏
一、尺寸规格
(一)针头与针管直径
针头:为契合智能手表的微小空间,针头直径通常在 0.6mm - 1.2mm 。如部分超轻薄智能手表选用直径 0.8mm 的针头,在保证足够机械强度与电气连接可靠性的同时,极大程度减少了对内部空间的占用,为其他功能组件腾出宝贵空间。
针管:与针头适配,针管直径一般在 1.0mm - 1.6mm 。以常见的 1.2mm 直径针头为例,搭配 1.4mm 直径针管,既能为内部弹簧提供稳定支撑,又能确保整体结构紧凑,满足智能手表对连接部件小型化的需求。
(二)整体长度与行程
整体长度:依据智能手表内部不同的安装位置与连接需求,弹簧顶针整体长度(含针头伸出部分)多在 2mm - 6mm 。在主板与显示屏连接中,考虑到两者间的距离及装配间隙,可能选用长度为 3mm 的顶针;而在电池与主板连接场景,因电池厚度等因素,可能采用 4mm - 5mm 长度的顶针。
行程:行程即弹簧压缩时针头可伸缩的距离,对于智能手表的 pogopin 弹簧顶针,行程一般设计在 0.5mm - 1.5mm 。该行程范围可有效补偿智能手表在装配过程中产生的 ±0.1mm - ±0.3mm 位置偏差,以及日常使用中因振动、碰撞导致的微小位移,确保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
(三)引脚间距(pitch)
智能手表中,多个 pogopin 弹簧顶针常组成阵列形式实现多信号、多电源连接。其引脚间距(相邻顶针中心距)常见为 2.0mm、2.5mm、2.54mm 。例如,在某款功能丰富、集成度高的智能手表中,为实现主板与多功能模块(如心率监测、蓝牙通信等)的高效连接,采用了引脚间距为 2.0mm 的顶针阵列,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大量连接点的布局,提升了数据传输与供电的效率。
二、电气性能规格
(一)载流能力
智能手表内部虽各组件功耗相对较低,但随着功能的不断丰富,如高分辨率屏幕显示、高性能传感器运行等,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。pogopin 弹簧顶针在智能手表中的单针载流能力一般为 1A - 3A 。其中,为屏幕供电的顶针可能需承载 2A 左右电流,以保障屏幕的稳定显示;而为低功耗传感器供电的顶针,1A 的载流能力即可满足需求。
(二)接触电阻
低接触电阻是保障智能手表电气连接高效稳定的关键。智能手表用 pogopin 弹簧顶针的接触电阻通常要求≤50mΩ(镀金触点) 。通过采用高导电率的铍铜或黄铜材质制作针头与针管,并在表面进行镀金处理(镀金厚度≥1μm),可有效降低接触电阻,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与发热现象,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稳定性。
(三)绝缘电阻
为防止不同连接线路间的电气干扰,智能手表用 pogopin 弹簧顶针的绝缘电阻要求极高,一般需≥100MΩ 。这通过选用高性能绝缘材料制作针管与周围的隔离部件来实现,保证在复杂电气环境下,顶针能稳定工作,不出现漏电、串扰等问题,确保智能手表各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。
三、机械性能规格
(一)插拔寿命
考虑到智能手表可能存在频繁的充电、与外接设备连接等操作,pogopin 弹簧顶针需具备较高的插拔寿命。一般而言,应用于智能手表的弹簧顶针插拔寿命要求≥20,000 次 。在实际使用中,频繁插拔场景下,如每周充电 3 - 5 次,使用 2 - 3 年,20,000 次的插拔寿命可充分满足智能手表的全生命周期使用需求,确保连接性能长期稳定。
(二)接触力
合适的接触力是保障顶针与对接部件紧密连接、稳定传输信号与电流的重要因素。智能手表用 pogopin 弹簧顶针的接触力一般在 50gf - 150gf 。接触力过小,可能导致接触不良、信号中断;接触力过大,则可能在插拔过程中对智能手表的对接部位造成损坏。经过大量实验与实际应用验证,该接触力范围既能保证可靠连接,又不会对设备造成损伤。
(三)抗振动与冲击性能
智能手表在日常使用中会面临各种振动与冲击,如佩戴者运动时的震动、不慎掉落等情况。因此,其使用的 pogopin 弹簧顶针需具备出色的抗振动与冲击性能。在相关测试标准中,需通过模拟一定频率(如 10Hz - 2000Hz)、一定加速度(如 5g - 50g)的振动环境,以及一定高度(如 1m - 2m)的跌落冲击测试,确保在这些恶劣条件下,弹簧顶针仍能保持正常的电气连接与机械结构完整性,保障智能手表的稳定运行。
四、材料与表面处理规格
(一)主体材料
针头与针管:多选用铍铜或黄铜材质 。铍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、高强度与高弹性,能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同时,承受频繁的插拔与机械应力;黄铜则成本相对较低,且加工性能良好,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,可有效控制成本。例如,对于高端智能手表,为追求极致性能,可能优先选用铍铜材质的顶针;而中低端产品为平衡成本与性能,会采用黄铜材质。
弹簧: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,如 SUS304 。不锈钢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、耐腐蚀性与疲劳强度,在智能手表内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,能长期稳定工作,为顶针提供可靠的弹性支撑,确保接触力的稳定。
(二)表面处理
镀金处理:为进一步提升顶针的电气性能与耐腐蚀性,针头与针管表面多进行镀金处理 。镀金厚度一般在 1μm - 3μm ,较厚的金层可显著降低接触电阻,增强抗腐蚀能力,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氧化、腐蚀导致接触不良。在智能手表的日常使用环境中,镀金处理能有效延长顶针的使用寿命,保障连接的可靠性。
其他表面处理:部分特殊需求的智能手表,可能对顶针进行镀钯镍合金等其他表面处理 。镀钯镍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抗腐蚀性,在一些对顶针耐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,如频繁插拔的外接扩展接口处,可选用镀钯镍合金处理的顶针,以提升其在复杂使用条件下的性能表现。
推荐阅读
磁吸连接器 圆形磁性系列:2PIN,黄铜Au5u,电压5V,电流3A,工作行程0.8mm:60gfMax,弹力10000次+,工作温度-30°~85°
POGO PIN 双头式:电镀黄铜Au1u,电压12V,电流1A,弹力10000次+,工作温度-40°~150°
智能手表磁吸充电线
查看详情+没有了
了解更多关于弹簧针和连接器的选择。
+86 180-2540-8750(许小姐)
htweibo@pomagtor.net (魏先生)
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社区祝龙田路51号泰科汉泽工业园